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巩固检测(五)及参考答案解析

/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巩固检测(五)

时间:60分钟   分值:82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哀公问于孔子曰:“人何若而可取也?”孔子对曰:“毋取拑者,毋取健者,毋取口锐者。”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拑者大给利,不可尽用;健者必欲兼人,不可以为法也;口锐者多诞而寡信,后恐不验也。夫弓矢和调,而后求其中焉;马悫愿顺,然后求其良材焉;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今有人不忠信重厚而多智能,如此人者,譬犹豺狼与,不可以身近也。是故先其仁义之诚者,然后亲之,于是有知能者,然后任之。故曰:亲仁而使能,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胸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虽有奸轨之人无以逃其情矣哀公曰“善。”

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贽所师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人。当此之时,诚使周公骄而且吝,则天下贤士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则必贪而尸禄者也。尸禄之臣,不能存君矣。

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以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夫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芜。’言博谋也。”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诗》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以内及外,以小及大也。

(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以A言揆B其行C虽有奸轨D之人E无以逃F其情矣G哀公曰

 

断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衣之士执贽所师见者十二人”与“臣本布衣”(《出师表》)两句中的“布衣”含义相同。

B. “期”是一周的意思,“期年”就是一周年,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期年”含义相同。

C. “足”指足以,值得。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使足民”的“足”意思相同。

D. “太山”即“泰山”。有成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鲁哀公询问选拔人才的标准时,孔子从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出发,认为任用人要听其言,察其行。

B. 孔子用弓箭协调才能要求射中目标、马善良顺从才能要求它是一匹好马的道理,来解释选拔任用贤人的方法。

C. 周公礼贤下士,善待人才,在他代理天子执政的七年间,有的寒士被他当作老师对待,有的贤士被任用。

D. 齐桓公为了接见贤士而设置火把庭院,但贤士都不敢来见齐桓公,因为齐桓公觉得他们的见解不如自己。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先其仁义之诚者,然后亲之,于是有知能者,然后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有至者,则必贪而尸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不能任用?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别严士元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①,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日误儒生。

注释:①阖闾城:即今江苏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②青袍:又称青衿。唐代贞观四年(630)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内容十分丰富,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也说明了南方水乡还未脱寒意,乍阴乍晴,变幻不定。

B. 颔联下笔精细,观察入微。通过“细雨湿衣”与“闲花落地”,一看一听,既是自然现象,又蕴含哲理。

C. 颈联移步换景,虚实结合,运用联想,描绘严士元所去之地的湖南景致,日斜江上,芳草碧绿。

D. 尾联临别赠言,抒发情怀。朋友远去,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诗人自嘲,表达了官场的失意。

16. 试从“景、事、情”三者关系角度赏析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千秋岁·次韵少游  苏轼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用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青海

[]①此词作于词人谪居海南时,少游,是词人秦观的字,秦观作《千秋岁》词时,也被贬在外;②“苍玉佩”:古代官员以佩玉为饰;“黄金带”:宋初五品以上的官员以金玉带做章服末带;③《论语·公冶长》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天外”一词来表现词人被贬之地距京城十分遥远。

B.苍玉佩和黄金带是官员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词人借此表达了对曾经生活的眷恋。

C.本词是词人写给秦观的,词中提及自身多次被贬的经历,以劝慰同样被谪的秦观。

D.“道远谁云会”既可理解为自己难以回到京城,也可理解为短期内难与秦观相聚。

16. 本首词表现了词人当时所面临的多重矛盾。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安分的螳螂揪着一片叶子荡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点点绽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锅里飘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犹如摄人心魂的美食交响乐……在新型显示技术的助推下,观众通过屏幕“看”到的世界异彩纷呈,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令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丽的珠穆朗玛峰美景在超高清镜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的演唱会场面通过8K信号传到云端,激烈的体育比赛现场直播让观众__________________。超高清视频技术融入剧院、旅游景区等场所,从内容展示、产品体验、模式创新等方面突破,逼真、沉浸式的视听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一位喜欢看球赛的网友说,球迷是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显示技术的升级为体育赛事直播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高清高速设备,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现场比赛的速度与激情,不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的互动交流。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的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说,超高清显示屏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使受众的体验感、融入感、互动感大大增强。超高清显示屏的需求很广,正带动其他关联行业升级发展。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下,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许多人选择了一种既防病强身,又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健步走。一些人为了在运动圈排行榜名列前茅,努力刷步数,以“日行万步”作为目标。                    

健步走确实可以提升骨骼强度,延缓膝关节衰老。但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健步走并不需要达到专业竞技比赛的强度。从专业的角度看,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步频110~140步/分钟,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就可以达到健身效果。健步走并不需要追求大汗淋漓,运动完微微出汗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                       ,即使超过了一万步,大多也是无效步数,是起不到健身效果的。

盲目追求步数还会造成运动损伤。一些平时缺少运动的人士,尤其是老年人,通常肌肉力量不足,又缺少专业指导,强行走上万步会造成肌肉酸痛,甚至腿部关节损伤。专家建议,开始健步走运动时,不要一味关注步数,                                  ,逐步增加行走的时间和距离。除此之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也可以避免长时间行走带来的伤害。

21. 下列句子中的“刷”和文中“刷步数”的“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本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队状态低迷,发挥欠佳,第二轮就被刷了下去。

B. 《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刷好评”和删除消费者的评价。

C. 近日,广大国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纪念“九一八”的视频在朋友圈迅速刷屏。

D. 刷脸支付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的一种支付方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七、背诵仿写:围绕主题:青春力量、奋斗追梦,按照内容格式写不少于280字的作文片段。(20分)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扎根是青春最长情的告白,追梦是青春最饱满的姿态。(观点)钱学森院士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为祖国导弹事业奉献一生;袁隆平院士心怀禾下乘凉梦,躬耕田野,毕生研究杂交水稻,惟愿天下人都能吃饱饭;樊锦诗先生扎根敦煌,与黄沙相伴60余年,甘之如饴地守护、研究、弘扬敦煌莫高窟文化;张桂梅校长坚守在华坪女高,不忘初心,不惧病魔,忘我工作,如一束希望之光点亮贫困山区女孩人生梦想;“四届老将”徐梦桃16年冲奥之路,梦想不灭,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圆梦夺金……(典型事例列举)一代代青年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用奋斗回馈青春,用意义礼赞青春,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中去,接续传递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分析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巩固检测(

、文言文阅读【答案】10、 CEG    11. C    12. D    

13. 1)因此先要看他确实是仁厚、诚实的人,这样之后才能亲近他,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又有智慧才能,这样之后才能任用他。

2)如果有来到的人,那一定是一些贪婪而且空食俸禄却不尽职的人。    

14. ①孔子认为缄默不言的人、健谈逞强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都不能任用。因为缄默不言的人过于聪明伶俐,不能完全任用;健谈逞强的人一定想要胜过别人,不可使人效法;夸夸其谈的人大多夸诞而缺少信用,事后恐怕难以应验。

【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只要用他的言论来考察他的行为,即使是为非作歹的人,也不能隐藏他内心的实情。鲁哀公说。

以言揆其行以言是状语,是谓语,其行是宾语,后面C处断开;

有奸轨之人是动宾结构,后面E处断开;

是句末语气词,后面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都是平民。句意:他带着礼物以师礼相见的平民百姓有十二人。/我本是一介平民。

B.正确。句意:过了一整年却没有贤士前来。/一周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C.错误。足以,值得;富足。句意:我也并不认为仅凭九九之术就足以求见()/可以让百姓富足。

D.正确。句意: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贤士都不敢来见齐桓公文中无依据。齐桓公觉得他们的见解不如自己张冠李戴。原文意思是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是贤士们都觉得他们的见解不如齐桓公。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后,这样之后;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知能,通,智慧才能。

2,如果;,到;尸禄,空食俸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毋取拑者,毋取健者,毋取口锐者可知,孔子认为缄默不言的人、健谈逞强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都不能任用。

拑者大给利,不可尽用;健者必欲兼人,不可以为法也;口锐者多诞而信,后恐不验也可知,因为缄默不言的人过于聪明伶俐,不能完全任用;健谈逞强的人一定想要胜过别人,不可使人效法;夸夸其谈的人大多夸诞而缺少信用,事后恐怕难以应验。

参考译文:

鲁哀公询问孔子说:“像什么样的人可以任用?”孔子回答说:“不要选取缄默不言的人,不要选取健谈逞强的人,不要;选取夸夸其谈的人。”鲁哀公问:“为什么?”孔子说:“缄默不言的人过于聪明伶俐,不能完全任用;健谈逞强的人一定想要胜过别人,不可使人效法;夸夸其谈的人大多夸诞而缺少信用,事后恐怕难以应验。弓与箭协调了,这样之后才能要求射中目标;马老实善良顺从,这样之后才能要求它是一匹好马;人一定要忠诚守信、持重敦厚,这样之后才能要求他具有智慧和才能。现在有的人不忠诚守信、持重敦厚却充满智慧和才能,这样的人,好像豺狼一样啊,不能让自己靠近他。因此先要看他确实是仁厚、诚实的人,这样之后才能亲近他,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又有智慧才能,这样之后才能任用他。所以说:选取人的方法是听他的言论再观察他的行为。言语是用来抒发他胸中的志向和感情的,能做事的人,一定能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要先观察他的言论然后考察他的行为。只要用他的言论来考察他的行为,即使是为非作歹的人,也不能隐藏他内心的实情。”鲁哀公说:“说得好。”

周公代理天子执政有七年时间,他带着礼物以师礼相见的平民百姓有十二人,优先接见的住在陋巷茅屋中的有四十九人,随时进用的贤才有上百人,他教化的贤士有上千人,在馆驿中接待的前来拜见的有上万人。在那个时候,假使周公对人傲慢而羞于礼贤下士,那么前来投奔的天下的贤士就很少了。如果有来到的人,那一定是一些贪婪而且空食俸禄却不尽职的人。空食俸禄而不尽职的臣子,是不能保全国君的。

齐桓公设置了有火把的庭院,是为了接见那些想拜见他的贤士。过了一整年却没有贤士前来。在这种情况下有个东郊的乡下人要以自己擅长的“九九”算数之术求见,桓公说:“你仅凭‘九九’之术怎么有资格求见呢?”(那)乡下人回答说:“我也并不认为仅凭“九九’之术就足以求见(您),我听说国君设置有火把的庭院来礼待贤士,已满一整年却没有贤士来。贤士之所以不来,是因为国君您是天下贤德的君王;各方的贤士都自己认为见解不如您,所以不来。‘九九’之术是简单的本事,而您还礼待有这种本事的人,何况(那些)比懂得‘九九'之术更贤能的人?泰山不拒绝土壤和石头,江海不拒绝细小的水流,因此可以变成大山大水。《诗经》上说:‘祖先有句名言,要向樵夫那样的人请教。’说的是广采多谋啊。”桓公说:“说得好。”于是便礼待他。过了一个月,各方的贤士就都相伴着一起来了。《诗经》上说:“从庙堂到墙根,从小羊到壮牛。”说的就是从内到外,从小到大的道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答案】15. C    16. ①写景叙事、事寓景中。写景为了叙事,诗歌运用了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临别事件的进程,首联的写景寓含了临别的时间、地点、天气,颔联与颈联写景寓含了临别的场景。

②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诗歌通过细雨湿衣与闲花落地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通过草绿湖南的畅想之景,来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在写景叙事之后,尾联又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与愁绪。

【解析】【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C.“描绘严士元所去之地的湖南景致,日斜江上”错误,“日斜江上”是写实,写的是苏州景致。

故选C。【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写景叙事、事寓景中。写景是为了更好的叙事,诗歌运用了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临别事件的进程:“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首联的写景点明了临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颔联与颈联写景点明了临别的场景。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本诗前三联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主人公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诗歌通过细雨湿衣与闲花落地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写,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颈联通过草绿湖南的畅想之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在写景叙事之后,尾联又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与愁绪。同时,在写景叙事之后,尾联“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是一句牢骚话。刘长卿当时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员,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尾联写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之情。

三、古代诗歌阅读15.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词中提及自身多次被贬的经历”错,关于被贬,文中只有“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的句子,并未提及多次被贬的经历。

故选C

16. 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词人忠心于朝廷,渴望建功立业,却被贬海南;②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词人有归隐的想法,但又留恋之前的为官经历;③渴望与坚守的矛盾:词人渴望重获新恩,但又不愿意为此改变信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理想与现实矛盾:“斜阳”句是说自己虽已暮年,远在万里天涯,但还怀念着京都,苏轼一片忠心未改。“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时苏轼年六十三遭贬到海南岛,故言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是朝廷决定,非自己情愿,怎不叫人伤心落泪。“珠泪尽,丹衷碎”写出苏轼遭贬的愤懑。可见词人忠心于朝廷,渴望建功立业,却被贬海南;

②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有声有色地描写当年在朝廷任职时的形象。苏轼虽被贬,但服饰仍旧,故有“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之说。可见其仍留恋当年为官的经历。下阕苏轼表示难迎合朝廷,迫不得已,只好学孔子“乘桴浮于海”。词人有归隐的想法,但又留恋之前的为官经历;

③渴望与坚守的矛盾:“新恩犹可觊,用学终难改”反映出苏轼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是有罪之臣,难忘“君命”、“新恩”,另一方面“君命”有悖“旧学”,对自己的前途已不抱希望。词人渴望重获新恩,但又不愿意为此改变信仰。

、语言文字运用I【答案】18. ①叹为观止    ②一览无余(一目了然)   ③身临其境    

19. ①拟人:把“螳螂”和“木棉花”人格化,表现了这些动物、植物在屏幕中逼真的形态,侧面突出了新型显示技术的先进与高超。②通感:“甜甜”把本来作用于视觉的开花形态移用为味觉感受,“美食交响乐”把本来作用于嗅觉的砂锅里飘出的香气移用为听觉感受,表现了新型显示技术给观众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效果。    

20. 通过高清高速设备,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现场比赛的速度与激情,不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甚至可以实现同现场的互动交流。

【解析】【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说的是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令观众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了,故选用“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第二空,语境说的是壮丽的珠穆朗玛峰美景在超高清镜头中被人们看得清清楚楚,故选用“一览无余”“一目了然”。一览无余:意指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三空,语境说的是激烈的体育比赛现场直播让观众像是亲临比赛现场,故选用“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不安分的螳螂揪着一片叶子荡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点点绽放出甜甜的笑容”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不安分”“揪”“荡起了秋千”和“羞答答”“绽放出甜甜的笑容”分别赋予“螳螂”和“木棉花”以人的动作神态。结合“在新型显示技术的助推下,观众通过屏幕‘看’到的世界异彩纷呈,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可知,该拟人手法表现了这些动物、植物在屏幕中逼真的形态,侧面突出了新型显示技术的先进与高超。

“木棉花在一点点绽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锅里飘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犹如摄人心魂的美食交响乐”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甜甜”把本来作用于视觉的开花形态移用为味觉感受(甜甜);“美食交响乐”把本来作用于嗅觉的砂锅里飘出的香气移用为的听觉感受(交响乐),表现了新型显示技术给观众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效果。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语病有:

一是成分残缺,“通过……使”淹没主语,删掉“让”;

二是成分残缺,“可以实现现场互动交流”缺介词,在“现场”前加上“同”。

五、语言文字运用II【答案】21. B    22. ①走的步数越多就越健康吗   ②健步走也不需要追求万步   ③应从短时间近距离开始

【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刷”就是通过大量积累以显示出运动量的意思。

A.根据“状态低迷,发挥欠佳”可知,本句中的“刷”字指的是“淘汰”。

B.根据“刷好评”“删除消费者的评价”可知,本句中的“刷”字指的是通过大量积累以达到商家的目的,与例句相同。

C.根据“刷屏”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可知本句中的“刷”字指的是短时间内某重复信息集中出现。

D.根据“刷脸支付”“新技术实现的一种支付方式”可知,本句中的“刷脸”指的是以AI人脸识别为核心的新型支付方式,“刷”是“通过、使用”的意思。

故选B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文提到很多人以“日行万步”为目标,后文则围绕健步走的正确健身标准(如运动时间、步频、心率等)以及盲目追求步数的危害展开论述。所以此处应提出“走的步数越多就越健康吗”这一问题。第二处,根据“即使超过了一万步,大多也是无效步数,是起不到健身效果的”可知,超过了一万步是起不到效果的,再根据分号前面的“健步走并不需要追求大汗淋漓”可知,句子结构是一致的,前面用“并”,后面应该用“也”,应该是“健步走也不需追求……”,故可填入“健步走也不需要追求万步”。第三处,根据“不要一味关注步数”“逐步增加行走的时间和距离”可知,语境意在强调参与健步走运动时,应从较短的时间与较近的距离开始,故可填入“应从短时间近距离开始”。

六、名篇名句默写【答案】    . 何伤乎    ②. 亦各言其志也    ③. 如其礼乐    ④. 以俟君子    ⑤. 莫春者    ⑥. 春服既成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相关日志

Komentar di nonaktifkan